你的想法决定你的命运
陈树文《卓越领导者的智慧》给我们的启示
◎郝华忠
大连理工大学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树文教授,有着与普通学者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他在县市当过独当一面的领导,后来弃官从道术,做起了领导学的大学问,在课堂上,他总能引人入胜,他的课堂上,笑声最多,互动最多,收益——这么说影响别人,我改口:效果最佳。据我了解,大工每期EMBA开班,总是由陈树文教授开道,我不知这是课程的逻辑还是刻意的安排,总之,效果奇佳,所以我首先佩服大工在格局安排上的智慧。
在领导学研究方面独辟蹊径的陈树文教授,给我们奉献了很多生动且富有哲理的专著,比如《周易中的领导智慧》、《三国中的领导智慧》、《中西方文化中的领导艺术》以及《组织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等等,前不久看到他新出的《卓越领导者的智慧》,颇有获益,在此跟读者分享一二。
陈教授最著名的论断——逆商说,在本书里有详细的论述,人们一般比较看重智商在成事上的作用,而陈教授的观点是:一个人的成功必须建立在三商基础上,即智商、情商和逆商。三商对人成功的作用力是:智商占20%,情商占30%,逆商占50%,在逆境中如何把握命运,是决定你是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一个人最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力因素。
人生的高度和事业的高度,说到底,是由逆商决定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个人的困难与折磨是上苍给他的厚爱。但凡成大事者,皆有不凡的苦难,就看你能否过得了这一关。命运可能折磨死你,侮辱死你,不断让你的业绩归零,你不得不一次次爬起来,重新接受折磨与侮辱,“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所不能为。”
陈教授更著名的观点是:理念决定命运。一个人的眼界、格局和思维方式,决定了他的结局。
在知识经济的财富时代,一个人的思维决定他的财富指标(当然是同等的前提和条件之下),陈教授说,小富豪是干出来的,而大富豪是想出来的。他举洛克菲勒的例子:二战结束,要建联合国总部,但需要一大笔资金,各国首脑还在为筹措这笔资金犯难时,洛克菲勒家族在纽约市买了一块地皮,拿出其中一块价值870万美元的地皮捐赠给联合国。当联合国大楼拔地而起时,各国纷纷要在联合国周边买地建办事机构,周边地价飙升,洛克菲勒赚了不计其数的870万。
人们在传播一些名人名言时,往往不知上下文。人们常常引用爱迪生的名言:“所谓天才的成功,也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意在强调天道酬勤,殊不知爱迪生更看重理念的作用,爱迪生在写信给他朋友解释这句名言时,则强调:“如果没有那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是白费的。”爱迪生还说:“单一观念产生的力量,就可能超过一个世纪以来所有人、动物和引擎所产生的力量。”
不明就里,断章取义,能让人误会死。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