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力量来自真实"
在将真相告诉世界的过程中,战地记者的职业历史上,不乏大师级人物。他们有的因为拍到了经典的瞬间而一举成名;有的却也因为照片太过经典而招惹怀疑;还有的则是在传递真相的过程中,最先改变了自己,成为反战和人道主义代言人。无论是正面的感召,还是负面的恐怖,战地记者告诉世界,改变世界的力量,都来自真实。
因为战地记者经历改变终身志趣,并致力于推进社会进步的摄影家中,被誉为人道主义纪念碑的尤金·史密斯,可能是最有名气的一个。他在初上二战战场时,还是一名容易激动的二十六七的小伙子,一门心思想要拍摄洋溢着"爱国情感"的照片。然而,战争很快就把他"吓傻了"。很快,他几乎放弃了辨别交战双方正义与否的想法,满眼看到的是战争所带来的恐惧和挣扎。在经历突袭东京、进攻硫磺岛和冲绳的战斗后,他在《W·尤金·史密斯:现象和本质,一个美国摄影师的生活和工作》一书中坦陈:"每次按下快门,都是对人类罪行的诅咒和责难。"
有人分析正是战地记者的特殊经历,让尤金后来的摄影路线走向艺术和现实的揉和,他常常为了表现主题而强化照片的"剧情"。他的"摄影文学"《乡村医生》、《助产士》、《西班牙村落》、《无菌生活研究》等,都像一张张电影剧照,有人物有环境有故事。这位"理想的浪漫主义者"最终获得了世界摄影界的认可,纽约国际摄影中心设立了"尤金·史密斯奖",表彰他对人性的信念,并奖励对推动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摄影师。
是否可以修改,可以"编剧"摆拍,是目前新闻摄影中争议的话题。某些战地摄影作品也卷进了这样的争议之中。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国旗插在硫磺岛上》。作者乔·罗森塔尔表示,"所有的力量来自真实"。他坦言画面中的星条旗并不是插上硫磺岛折钵山的第一面美国国旗。当他听说国旗插上硫磺岛时,已经错过了"第一"。他爬向山顶时,恰巧赶上了部队插第二面国旗,于是才有了这张照片。摆拍不可能取代真实,正是看不清士兵面孔的凌乱感,让《国旗插在硫磺岛上》真实无比,以记录英雄经典群像,成为日后最有名的战地照片之一。
战地记者
"战地记者"包括文字记者和摄影摄像记者,以亲身经历和见闻采写战地现场新闻。专职战地记者19世纪初诞生于欧洲,迄今已经有200年的历史。战地记者贯穿了整个近现代新闻史,也贯穿了200年来的战争史。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