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钟打断秦刚23次的CBS女主持,到底错在哪儿? | 新闻一线

原标题:9分钟打断秦刚23次的CBS女主持,到底错在哪儿? | 新闻一线

上月,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在接受CBS直播采访时,9分钟被主持人打断23次,引发热议。“再现第一视角见闻,追踪新闻背后故事”。新京报《新闻一线》节目邀请了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副院长曹培鑫CGTN记者、《菁菁乐道》主持人李菁菁,一起聊聊他们对此事的看法。

再现第一视角见闻,

追踪新闻背后故事。

本期节目在这里

*为了方便大家收听长节目,新闻一线已经在喜马拉雅APP上线,搜索“新闻一线”即可收听!

当地时间3月20日,中国驻美大使秦刚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面向全民》节目采访,主要就乌克兰问题阐述中方立场。在回答提问的过程中,秦刚的发言9分钟被主持人玛格丽特·布伦南打断23次,引发关注。有美国网友直言:主持人“很粗鲁”“不专业”。

《9分钟被美国主持人打断23次,秦刚:请让我说完!》(来源:环球时报)

本期《新闻一线》主播鹿铭邀请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曹培鑫CGTN《菁菁乐道》主持人李菁菁,听听他们对此事有何看法?访谈节目中的主持人有何采访技巧?在欧美发达国家垄断话语权情况下,国际传播工作者应如何提升传播能力?

►►►

本期嘉宾

曹培鑫 / Cao Peixin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副院长。

交流总比不交流重要

交流总比不交流重要。有人说吵架也是一种交流,总比不理对方要好。在对待任何国际政治,和世界上不同的族群交流时,我觉得交流都是非常重要的。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鼓励我们既要知道自己美在何处,也要知道别人美在哪里,欣赏别人也欣赏我们自己。再把我们最美的一面放在一起,去共同构建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我想这是非常好的交流态度。

►►►

本期嘉宾

李菁菁 / Li Jingjing

CGTN记者,《菁菁乐道》主持人。

辩论是为了找寻真相

在学习辩论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The goal of debate is not about who is right, is about to getting right. 辩论的目的不是在于谁对谁错,而是去找寻事情的真相。我们都有可能是对的或是错的,要在交流中才能找到事情的真相。

焦点问题速览

FOCUS ISSUE

焦点一:9分钟打断秦刚23次的女主持,到底错在哪儿?

曹培鑫:这段9分钟的视频其实相当的有趣。一般来说,主持人当然是有权利打断嘉宾的无论哪个平台,新闻节目都有一个时间和容量的限制。而主持人作为一个主导者,应该把握进程与节奏。

所以打断本身并不是问题,甚至是一种素质能力。

我们在看待9分钟被打断23次时,重点不是打断,而是这种打断是否是合理的?是否能更加高效地完成主旨发言?是否促进了平等完整的、更有意义的对话?

这段9分钟的视频来看,主持人甚至持续性地打断,导致秦刚大使没有表达出完整意思。主持人的打断得到的并非完整意义,而是适得其反的效果。从打断带来的效果进行判断,这是一次非常不成功的采访,甚至是有一点恶意的谈话。

李菁菁:主持人打断嘉宾说话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为了更好地把控节奏,或是为了让嘉宾把话说到点上。但打断是讲究技术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主持人基本是一种比较无理的态度。

其实这种“Challenge”的访谈形式在西方非常常见。主持人经常对他们的政客或是持极端立场的嘉宾提出质疑。但大部分都是很理性地在交流观点的立场之上。

并且,如果主持人在对待所有嘉宾时都持一致态度,倒也无可厚非。比如BBC一档节目《Hard Talk》中的主持人,就是以这种犀利的风格著称。但这段9分钟视频中的主持人并不是一贯如此。比如在采访秦刚大使之前,女主持人采访了他们本国的一个政客,虽然期间也提出一些质疑,但是是一种很礼貌、客气的质疑,并非这么针锋相对;而针对乌克兰大使的采访,她也一直是带有同情的感情。

因此,这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也代表了她本身的政治立场。

其实西方的主流媒体叙事有这样一个立场——他们想把俄乌冲突这件事甩锅到中国身上。同一时间,《纽约时报》及其他媒体都在说中国对这件事情的影响,塑造地好像中国在其中帮忙一样。这些媒体本身并不是想要获取中国的立场,因为中国外交部和领导人的发言已经重复过数次。女主持人只是想要质问受访者,仿佛中国才是有错的那一方。甚至她的提问与大使的回答毫无关系,她没有在听受访者具体说了什么,完全曲解了大使的意思。这是非常不专业的。

一些西方媒体其实会把中国、俄罗斯以及伊朗这些被美国所针对的国家树立为假想敌。所以在相关的从业人员对接这些国家人员时,会表现出一种强硬态度。这种场合下,记者并不真正在意中国的政治立场。这种提问方式只是想体现对中国的强硬态度而已,背后反映的是比较复杂的政治格局和政治立场。

焦点二: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应该怎么做?有何采访技巧?

曹培鑫:记者采访的基本原则是一样的。一个采访有多种功能,第一即为获取信息,而并不需要对获取信息的手段加以报道。第二是验证信息,对于一些需要呈现比较复杂的采访,需要把采访的过程也算作信息来呈现。第三,对于一些嘉宾可能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可以通过把重要信放在提问里的方式来观察受访者的态度。

采访中最基本的问题是建立起一个积极良性的关系。访谈看起来是一场对话,本质上是受访者帮助记者完成工作,所以需要双方去尊重。记者需要去足够了解受访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是访谈成功的关键。谈话背后本质是一个临时建立起的积极利他型关系。

李菁菁:首先,问问题的方式与态度都会影响到对方如何回复。如果你是善意与真诚的,对方大概率也会给你一个真诚的回答。但若像9分钟里的女主持这样带着一种质疑的态度与表情,肯定会激发起受访者的一个防御机制。所以态度和尊重非常重要。

其次针对如俄乌冲突这种大事时,主持人不要事先预设一个非常明确的政治态度,这样才能客观呈现多方观点。针对一人采访时,主持人有义务去进行反驳,但需要注意态度。许多从业人员可能会犯一个错误,即把无理当成尖锐。在相关工作中,无论对对方的政治态度有多不认可,无论对方来自哪个国家,都不应该以非常无理的方式进行提问,始终要保持一种尊重对方的态度。

焦点三:国际传播格局之下,中国的对外传播应该怎么做?

曹培鑫:实际上中国的国际形象并非处在一个非常友善的环境。这也不是新鲜事——从1949年以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形象出现,冷战格局的漫长过程中,积累的一些长期性刻板印象依然影响着今天。

在传播秩序并不平等的今天,如何做好国际传播?首先,从文化差异角度出发,需要改变中国人本身普遍比较内敛、辩论经验少、张扬自我个性少的现状。

其次,不要让别人定义我们自己以及定义事实真相。总有些说法和声音是更有影响力的。例如当今英语是国际通行的语言,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就会更具影响力。而这些国家普遍又是发达国家,有非常完善的国际传播系统,比如国际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以受众总能听到这些发达国家主流媒体的声音。而一些很小的国家,比如非洲国家的电视广播受众面就比较窄。这些国家的形象、发生的故事我们只能通过英美国家媒体进行了解。

在不平等的传播秩序之下,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40多年了也没有取得完全的成功。发达国家的主流媒体因为占有更多话语权,可以定义历史和事实真相。因此,我们需要对自己的现实、历史有大量了解,否则无法进行辩论。要做一个更好的发言者——认识我们自己,而不是在人云亦云的世界里听取弥散在我们周围的声音,再不加以判断地吸收并传播给其他人。

交流总比不交流重要。有人说吵架也是一种交流,总比不理对方要好。在对待任何国际政治,和世界上不同的族群交流时,我觉得交流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进行交流呢?

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鼓励我们既要知道自己美在何处,也要知道别人美在哪里,欣赏别人也欣赏我们自己。再把我们最美的一面放在一起,去共建构建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我想这是非常好的交流态度。

李菁菁: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整体层面的打压会渗透到个人层面。从事相关工作时,我们应该明白西方媒体经常对于中国的一些行为贴标签,而对自身的行为却不加理睬。年轻人要有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在别人对我们进行评价时,要有自己的态度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也要敢于站出来发声,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不要让别人定义我们。

青年人首先要学好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才能向国际进行传播。有的时候我们想向国外介绍自己的时候,才发现对历史、国家、政治体系知之甚少。语言学习最根本的限制是你的母语水平。建议青年人好好学中文、历史、政治制度,才能了解自己的国家,才能更好地向国外介绍我们的国家。

其次,学会如何与别人对话、辩论。当前国际舆论场不平等对话情况时有发生。我们要去争取平等对话机会,将我们这一面的声音、故事传播出去。辩论不是一味地争高低。我在学习辩论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The goal of debate is not about who is right, is about to getting right.辩论的目的不是在于谁对谁错,而是去找寻事情的真相。我们都有可能是对的或是错的,要在交流中才能找到事情的真相。

本期节目在这里

*为了方便大家收听长节目,新闻一线已经在喜马拉雅APP上线,搜索“新闻一线”即可收听!

琳 刘思秀

稿

xjbcmyj@bjnews.com.cn

--

“123”还是“一二三”?快来get数字的正确用法

书非借不能读也?关于“借书”的历史 | 周末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