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奖”特辑〗柳芳:与党同心与民同行,传播时代强音!

原标题:〖“金声奖”特辑〗柳芳:与党同心与民同行,传播时代强音!

颁奖词:三千多个清晨,她的声音与长江的汽笛声一同唤醒湖北人的一天,应急直播她临危不乱,对话长江她豪情满怀。

我是来自湖北广播电视台的柳芳我是一名广播早高峰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上了12年早晚班,每周有4天,需要清晨6点到岗。我还是一名深度报道记者,这些年,我爬过抗洪一线最危险的洪湖大堤、记录过走村串户的扶贫故事,蹲点过疫情严重的社区……这些年,采编部合一的工作经历让我对党委政府的大政方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国计民生有了更全面的观察与思考,让我在主持节目时更加言之有理、有物、有情。

16年的从业生涯里,我常常问自己,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作为一名在话筒前发声的播音员主持人,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不负时代不辱使命?我在工作中找寻答案。

11年前的冬月,我们关注报道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最后一批移民搬家的过程。汤明荣大婶是我的采访对象,我和她同吃同住十多天。

刚去那的时候,我很意外。大婶家那栋只有三个房间的平层老屋,非常破败,屋里几乎没有什么家具,泥墙已经被炊烟熏黑,雨水让家门口的泥巴路无从下脚。更让我吃惊的是大婶一家没有厕所,几根枯枝一条毡布围起来就是外人方便的地方。和破旧的老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屋后被打理得整整齐齐的桔园和门前开阔壮观的水库美景。

我明白了,不是大婶家懒不翻新房屋不建设家园,而是为了一库清水送北方,几十年来他们响应国家号召,严格控制新建建筑物,不给这片即将沉入水底的土地带来任何负担。

那年,59岁的汤大婶正在经历人生中第四次移民,她童年的家已经沉到了水底,大哥二哥外迁到了几百公里外的其它地市。50多年,他们都从天真烂漫的少年走成了双鬓斑白的半百老人。随着水位上升,大婶家16亩的柑桔还会有一大半被淹,生活多少会受影响,但说起这些,她没有一丝抱怨,她说,“搬到新家后还是要自力更生,不给国家添麻烦!”

后来几年,我还收到她托人给我捎来的桔子。她不会说普通话,电话里浓重的方言我听得很费力,但我总能想起她摆摆手爽朗说话的样子,“没的事!慢慢来!”我懂得,这份乐观和积极,是无数移民干部夜以继日奋斗的成果,四年间,库区移民干部因公殉职6人。

我常常想起那段日子,那是我职业生涯第一次扎扎实实蹲点基层采访,它教会我,只有脚踩大地身在一线才能听到最生动的故事,才能记录最动情的瞬间;只有和人民同行,才能更加深刻地懂得这片土地上的忠诚和大爱。

那年武汉疫情最严峻的时刻,有很多人问我,你哭了吗?是的,我哭过。在武汉封城一个月后我主持的一场应急直播中。那天节目请到了一位嘉宾,外省援汉医疗队的ICU主任,直播对话中,这位见惯生死的硬汉医生忍不住哽咽落泪。

这让我情难自禁,泪流满目,我说起了自己疫情以来的第一次痛哭,“那是封城的第三天,我下班开车经过长江大桥时,看到空荡荡的桥上,一个老大爷孤零零地往前走。灰蒙蒙的天,冷冷清清的城市,那种茫然无助让我在车里放声大哭……”我说“我们曾无助、恐慌,但因为一支又一支的驰援队伍‘逆行’而来,看到了希望,建立起了信心……”没想到,直播中的3分钟对话被100多家主流媒体转载转发,全网传播量迅速过亿,几万条留言致敬医护人员、致敬武汉人民。——这是真实的力量,也是真情的震撼!

实际上,之所以能在节目有感而发,是因为那些天我除了到台里主持应急直播外,还主动请缨在武昌区疫情最严重的楚材社区蹲点采访,为了减少家人感染的风险,我和同事两个人,拎着行李箱住进了没有暖气的宾馆。

我看到29岁的下沉党员风雪天里值守卡口不吃不喝8小时;我看到社区副书记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姐接过密接居民的行李送她前往隔离酒店;我和网格员一起爬楼入户登记人员核查体温、帮居民团菜买药……蹲点四个月,我们记录了武汉从冰天雪地到春暖花开的全过程,报道了有名有姓的英雄武汉人一百多个。这些,让我对百年大党的坚韧和顽强体会更深,对亿万人民的团结和奉献更有感触。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新闻人,作为一名播音员主持人,我珍惜手中的话筒,那是党和人民赋予我战斗的武器。我明白唯有在实践中作答,时刻谨记“心中有信仰、眼里有光亮、脚要有泥土”,才能听到大地的回响,才能发出时代的强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