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当工程师遇到“宇宙订单”

原标题:中国故事|当工程师遇到“宇宙订单”

来源:新华社

行星发动机、太空电梯、外骨骼机器人、“钢铁螳螂”……电影《流浪地球2》用精彩的视效呈现出“大开脑洞”的场景。

“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当中国工程师遇到“宇宙订单”,他们凭借超凡的“中国智造”,让科幻之光照进现实。

  “钢铁螳螂”:应急救援领域的多面手

“2021年国庆期间,我第一次到徐工《流浪地球2》项目组实地报到,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接下来经历的事情会成为记忆中的珍宝。”徐工集团《流浪地球2》现场执行人员季传良回忆道。

34岁的季传良负责调度徐工集团在电影《流浪地球2》拍摄现场的车辆,每天依据指令,安排具体操机手执行布景任务。

“收到。徐工某某型产品到达指定位置。”这句话季传良每天要在对讲机中重复听很多遍,这让他觉得既踏实又骄傲。

作为剧组的工程机械设备合作方,徐工集团以起重、土方、道路、高空、环卫、安全与应急救援等成套化设备保障方案,成为电影中的特殊“演员”。

徐工集团《流浪地球2》项目负责人冯若宇介绍,徐工集团先后投入42款61台主机设备、400多套零部件及车间道具、61套三维模型、319名工作人员,从设备、人员、物流、现场执行等多方面为《流浪地球2》做好资源配置和保障。

“想象力快赶不上现实了!”《流浪地球2》导演郭帆这样形容自己在现场看到徐工集团“钢铁螳螂”时的感受,这个在郭帆眼中如同“变形金刚”般的装备,是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步履式挖掘机。

拥有4条支腿、4个独立电机、18个液压油缸,“钢铁螳螂”可以在沼泽、山坡、隧道等各种环境下工作。“无论是2.4米的垂直障碍、宽4米的沟,还是2米深的水、45度的斜坡,它都可以如履平地,目前主要应用在应急救援领域。”冯若宇告诉记者。

除了“钢铁螳螂”,影片中许多可行驶、可作业、可变形的“地球联合政府”机械设备,以及“无人驾驶水平运输车”,都出自徐工集团。除此之外,徐工基于高寒、高热、高海拔等复杂的应用场景,围绕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研发的数十项创新成果成功运用于《流浪地球2》,无人驾驶和新能源的设备占总体设备的三分之一以上。

“外骨骼机器人”:正在走进日常生活

“太空电梯坠落,身着外骨骼机器人的救援人员忙着搬运物资、抬伤员。”31岁的王昕已经在电影院“刷”了两次《流浪地球2》,看着自己设计的产品出现在大银幕上,还是难掩激动之情。

王昕是上海傲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机械工程师,此次傲鲨智能为电影《流浪地球2》提供了上肢、腰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9套产品。“我们的产品外观很符合电影的科幻感,除了‘参演’影片,也在幕后帮助剧组搬运物品,减轻工作人员负担。”王昕告诉记者。

傲鲨智能是一家基于外骨骼技术平台的机器人科技公司,创立于2018年。创始人徐振华表示,公司创立之初的目标就是开发出适合普通大众的外骨骼产品。“我们希望能以更廉价、更亲民的方式,让外骨骼机器人应用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科幻电影中,普通人在外骨骼机器人的“加持”下变身“大力士”。现实生活中,外骨骼机器人已经在汽车、航空、电力、矿山、银行、建筑等丰富的场景落地。“不仅在工业方面有广泛应用,外骨骼的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展到民用领域,包括康复医疗、户外运动等方面。”徐振华说,“将来我们可能人手一台外骨骼装备,就像买手机一样。”

徐振华说,在傲鲨智能,“80后”的自己已经是“老”员工了,研发人员清一色是像王昕这样的“90后”。“大家都是有科幻情结的人,从小看过的内容会潜移默化地对设计思路、灵感产生影响,这种科幻的精神和思想我们想坚持下去。”2020年6月加入傲鲨智能的王昕,已经参与了第三代、第四代外骨骼机器人的开发。

这个年轻的团队在取得突破的同时也不断经历着探索和失败。“记不清了,大概失败了五六十次以上,报废件至少有十几箱。”徐振华坦言,为了做精做好产品的同时降低成本,团队并未采用国外已有的半成品,而是选择从底层设计开发,自主研发编码器系统、减速机系统等。

“为了实现低成本化、轻量化、国产化,我们付出了很多,但是也离我们最初的目标越来越近。”徐振华说,“外骨骼机器人应该更小、更轻、更生活化,就像普通的电动工具一样,让所有人都用得起。”

“人造太阳”:让聚变能源点亮万家灯火

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要失去太阳,我们靠什么能量维持生存?电影《流浪地球2》中,人类计划给地球安装上万座巨大的行星发动机,推着地球去“流浪”。

“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依靠的是聚变技术。”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项目(JUNA)首席科学家柳卫平介绍,核聚变反应是将两个原子核重新结合,生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的过程,从而产生巨大的能量。

“这在理论上可行,但聚变反应的发生很复杂,需要极高的温度和极强的压力,反应条件较为苛刻。”柳卫平说,当前更容易实现的可控核聚变技术,为轻核聚变。

自1985年起,为验证聚变能利用的可行性,全球主要核能国家加入“ITER计划”,联合建造能产生大规模可控核聚变反应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俗称“人造太阳”。

“人造太阳”就是利用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通过核聚变在地球上生产能源,实现人类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供应梦想。

中国于2006年正式加入“ITER计划”。近年来,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和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等装置不断实现技术突破。2022年,由中核集团牵头研发的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HL-2M)实现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1兆安),创造了中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人造太阳”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我们将从一组组数据测量、一次次实验验证、一个个部件研发着手,研究受控核聚变,让聚变能源早日点亮万家灯火。到那时,很多装置都可以使用清洁高效的聚变能源,甚至可以开着聚变动力飞船,在太空自由翱翔。”柳卫平说。

总策划:赵丹平、顾钱江

监制:闵捷

统筹:卫铁民、祁蓉、丁静

记者:杨淑君、王毅卉、丁静

编辑:刘畅、路一凡

视频部分素材来源:电影《流浪地球2》、徐工集团、上海傲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核集团宣传文化中心

新华社对外部

经济参考报

新华社北京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